涨幅超200%股票融资利率怎么算,这是一品红股价年初至今交出的奇幻答卷。
去年9月,一品红股价还一度跌至12元区间。然而在今年,一品红开启了令人瞠目的逆袭之路,由12元一路飙升至65.7元的历史高点,市值更是一度接近300亿元。
但与不断走高的股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品红的业绩表现堪称“拉胯”。今年4月公布的2024年报中,一品红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具体来看,一品红024年营业收入为14.50亿元,同比下降42.07%;归母净利润为-5.40亿元,同比下降392.5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9亿元,同比下降340.82%。
今年一季度,一品红业绩颓势未止,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下降39.48%;净利润为5658.85万元,同比下滑43.7%。尽管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79.16%,但整体业绩仍然低迷。
业绩跌跌不休的同时,股价却持续上涨,这就表明如今一品红股价的驱动因素已经与业绩无关。那么究竟是何种利好支撑一品红股价逆势拉升呢?这一切还得从那次“串标事件”说起。
01
串标遭受雷霆一击
2024年7月27日,一品红遭受雷霆一击。
一品红发布公告,收到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的违约通知书,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违约通知书显示,一品红全资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在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中存在违约情形,应当按照采购文件约定受到相应处理,并由一品红制药承担给采购方造成的损失。
处罚迅速而严厉。一品红被要求退还集采销售所得2.66亿元,这相当于2023年净利润1.85亿元的1.44倍。这也导致一品红在2024年计提的非经常性损益达2.95亿元,进而导致去年业绩陷入深渊。
不仅如此,串标事件还给成立20余年的一品红的市场形象带来重大的打击。
起步初期,一品红一直主打代理其他品牌产品。2017年A股上市以后,逐渐转型至以自研仿制药为主的路线上来,并逐渐确立了在儿科产品和慢性病产品方面的优势地位。由于转型时机较好,令业内众多大企业元气大伤的药品集采政策,对一品红来说反而成了红利机会。它充分利用自己的“光脚”优势,不断通过集采收割份额。
在一品红此前参与的四批次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共有9个品种获得中标入围资格。2023年,一品红集采产品的营收同比增长达到了244.34%。2024年,公司集采产品就实现营收4.15亿元。
可串标事件之后,一品红被暂停从2024年8月21日至2025年2月20日(6个月)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资格;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作废标处理,各地按非集采品种进行挂网管理。
这一击无异于伤筋动骨。集采渠道突然被切断,让一品红的传统业务模式遭遇釜底抽薪,也让投资者对其经营和诚信产生了双重质疑。串标事件被曝出的当天,一品红股价就大跌超过17%。2024年年内股价下跌超过40%。
幸运的是,仿制药故事已经讲完的一品红迅速找到了续命的新故事脚本:痛风药和减肥药。这两个风口,一个已起势,一个正当时。
02
踏中双风口
在中国,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常见代谢性疾病。
丁香园文章显示,2014 年中国高尿酸血症汇总患病率为 13.3%,2018~2019 年患病率为14%(13.1%,14.8%),2021 年升至 17.4%。也就是说,在 2021 年中国的高尿酸血症人群就已经不少于 2.5 亿了。2022 年复旦大学发表的 ARIMA 模型,预估2025年中国痛风患者将达到 1800 万人。根据 The Lancet 最新研究2025年全球痛风患者也仅仅接近6000 万人。
可在痛风领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新药产生。直到去年12月,卫材的痛风创新药多替诺雷在国内获批上市。紧接着今年1月,恒瑞的同靶点创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市场对相关创新药标的的兴趣被瞬间点燃。这时候,一品红恰逢其时地出现在聚光灯下。这时人们才注意到,这个老牌药企手里竟然也握有一款同靶点创新药氘泊替诺雷(AR882)。
这款药物来自一品红2021年的几笔收购。彼时,创新药概念正值火热,一品红增资5.17亿元进行了8项license in,其中有3.83亿元用在了与美国公司Arthrosi合作开发降尿酸创新药AR882和小分子创新药AR035上。
作为新一代高效、高选择性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AR882通过抑制URAT1促进尿酸排泄,实现全天候阻断尿酸重吸收,同时避免肾毒性,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血尿酸健康水平。今年3月,氘泊替诺雷全球性Ⅲ期临床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也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痛风患者很多都有痛风石,而真正能够有效溶解痛风石的药物几乎是空白。在2025年6月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风湿病协会联盟(EULAR)大会上,AR882的原创性研究亮相,其长期安全性与疗效数据获得广泛关注。临床数据显示,AR882不仅能高效降尿酸,还能有效溶解痛风石,具备突破性疗效,填补了口服小分子药物在痛风石领域的治疗空白。
基于此,一品红多次对外表示,氘泊替诺雷具备同类最佳潜力,上市后有望成为全球重磅药物。
回看一品红发展轨迹,投资者会发现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在2021年之前,这家药企的创新转型脚步一直不紧不慢。直至2021年8月,一品红与Arthrosi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才正式让一品红加注研发投入。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突然暴增至3.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了22.41%。
更让市场兴奋的是,一品红还布局了另一个火热赛道——GLP-1类减肥药。年报显示,一品红自主研发的 1 类创新药物 APH01727 片的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
APH01727 片是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RA),目标是成为每天给药一次的口服小分子激动剂,拟用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和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同时,APH01727 片还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其在境外开展临床试验的确认函,同意其按照提交的方案开展临床研究。
风口上的布局,让一品红的股价一飞冲天。投资者似乎已经看到:一个传统药企凭借两个爆款创新药华丽转身的剧本正在上演。
03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资本市场的热情可以理解,但医药研发的客观规律无法逾越。一品红看似完美的转型故事,仍面临几重关键拷问。
最现实的挑战是时间。一品红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投资者,目前AR882的临床试验进展比预计快一些,但尚需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并经药品审评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上市销售,“能否通过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获批上市及上市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是最乐观预计,一品红至少还有2年的空窗期。而在这段时间内,竞争对手不会原地等待。
痛风药市场中,卫材的多替诺雷已在中日泰上市,抢占了医生认知。恒瑞医药的SHR4640在2025年1月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上市,进度大概率会领先AR882。此外康哲药业的ABP-671、信诺维的XNW3009、上海璎黎的YL-90148等6款URAT1抑制剂处于Ⅲ期,届时将集中上市,加剧内卷。
而另一方面,一品红的GLP-1管线进展更显滞后,如今仍只在一期临床阶段。虽然在2024年8月,一品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公布,APH01727片成功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给药。但截至目前,CDE网站上的临床状态仍然是“进行中尚未招募”。不管进度到底如何,相对于其他药企而言,在GLP-1的赛道上,一品红几乎已经确定落后。
当然,除了痛风药和减肥药之外,一品红还有其他的研发版图。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一品红共有各类在研项目71项(不含技术改造类项目),其中创新药项目15个;有34个项目/产品在备案或待审批阶段。但截至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只有AR882和APH01727,其他管线的研发,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显然股票融资利率怎么算,这些不确定性并没有体现在当下狂热的股价中。一边是传统仿制药业务因集采重创一蹶不振;另一边是创新药研发尚未落地但预期却已经迅速释放。再加上一品红日常动辄20cm的股价涨跌,显示出过热的投资倾向,理性的投资者应警惕高预期下的“虚火”。